《广州市规划建设领域弘扬岭南文化与发展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出台
在近日广州市召开的“弘扬岭南文化与发展绿色建筑”动员大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宣读了《广州市规划建设领域弘扬岭南文化与发展绿色建筑行动计划》(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对广州城市规划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弘扬岭南***文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12项具体任务。
思传承之计
广州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弘扬岭南***文化与发展绿色建筑?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广州市建设系统出台了《关于城乡规划建设领域传承与弘扬岭南文化的指导性意见》(下简称《意见》)。广州市建委和广州市规划局表示,将从构建覆盖全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挖掘、重塑承载岭南文化的城市记忆、优化历史城区道路网、倡导文化先导的“三旧”改造、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制五方面铺开工作。预计2013年底前列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近代和现代岭南建筑、园林精品的重点保护名录。2015 年底前建立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级保护名录、保护规划、保护成果等动态信息。定期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利用情况评价等工作,提出加强保护、防控破坏的对策措施。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日常监管,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在做好历史建筑、街道、“三旧”保护工作的同时,广州市也计划加强岭南特色的城市设计,赋予千年岭南古都更多的现代化元素。《意见》指出,将以“一区二城三中心”为示范,以六个重点功能区为重要载体,通过岭南特色的城市设计,对影响重点功能区城市意象的景观通道、城市节点、城市地标、滨水地带等主要要素进行岭南特色重点设计,力促五年内建设一批展示岭南文化的新时代城市名片和代表性岭南建筑、园林精品。
同时,广州将在岭南设计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形成多样性的城市风貌。对历史城区、历史镇村、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风貌区等体现岭南特色的重要地区,制定有针对性地保护规划技术指引和岭南特色城市设计控制要求。新区和重点功能区的城市设计应传承岭南文化务实、包容、开放的精神内涵,强调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
谋弘扬之策
传承不是创新,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将岭南特色和文脉加以弘扬,才是创新的根本。
《行动计划》对广州城市规划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弘扬岭南***文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12项具体任务。
———2015年底前分批开展全市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公布经市政府认定的历史建筑名录,完成《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等规章和配套政策,逐步设置保护标志,建立档案。构建由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多层次名城保护规划体系。
———2015年前,抢救和保护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岭南近现代建筑和园林精品,同时列出一批重点保护对象名录,接受公众监督。
———今年底前发布《广州市岭南特色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指南》。
———五年内建设一批展示岭南文化的代表性岭南建筑和园林精品,对影响重点功能区城市意象的景观通道、城市节点、城市地标、滨水地带等进行岭南特色重点设计。
———2013年底前完成一批岭南特色绿色建筑技术方面的研究课题及相关政策制定。
———2013年6月前发布绿色建筑规划指标体系及相关文件。
———学习国内先进城市做法,起草广州激励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办法。
———在《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的基础上,2013年年底前完成系列标准的编制,并试行绿色建筑竣工标识和能效竣工标识制度。
———今年底前,研究和梳理适合广州地区推广应用的小区规划、围护结构、建筑设备、环境设计及智能控制等绿色节能相关技术,建立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等多种形式的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管理制度,引导绿色节能低碳技术在全市广泛应用。
———对中新广州知识城、白云新城、天河智慧城、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南站商务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新区、空港经济区、广州国际生物岛、琶洲片区等13个城市新区的新建房屋建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一星级及以上的标准,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每个新区每年至少建设一个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2012年年底前各区(县级市)政府要确保完成规定的绿色建筑任务指标。
———大规模开展岭南建筑文化和绿色建筑专项培训,打造一个广州城乡规划建设领域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建设工作提供智库支撑和创新力量。
———设立“***岭南特色规划建筑设计作品奖”,分设规划、建筑、园林、街区、乡村民居、绿色建筑设计奖等六类,两年评选一次,2013年6月出台相应奖励办法。
融绿色之本
在弘扬岭南建筑的同时,另一个项目被提升到同一高度,并作为接下来5年内的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来抓,这就是发展绿色建筑。
广州市政府曾于今年初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指出要在5年的有效期内,在广州市符合特定条件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实施绿色建筑技术。
该份通告明确提出,广州市内以下建筑将***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土地出让、立项、建设和管理。包括: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资金,或国有资金占主导的新建房屋项目(含保障房);旧城改造项目;进入重点项目报批绿色通道的项目;中心广州知识城等13个城市新区的新建项目。
而《意见》对如何实施岭南特色绿色建筑精品战略做了详细的指导规划。
《意见》指出,要继承与弘扬传统岭南建筑设计精华。将传统岭南建筑的空间体系进行立体化地运用,并吸收当代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创造出适应岭南气候特点,具有岭南文化内涵、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建筑。
大力倡导符合岭南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设计,鼓励就地取材,运用岭南建筑粗材精用、低材高用等传统手法,以达到通风降温、遮风避雨、遮阳隔热的被动式节能效果。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健康、适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
完善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发展岭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广州市将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对符合城市设计原则改善城市风貌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措施,研究制定适合广州市情的奖励办法,并通过制定刚性管理手段,加快推进岭南建筑设立在新建项目中的应用。
转载请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图片链接信息 注明出处广州市设计产业协会